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战争结束白银价格的反应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战争结束白银价格的反应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767年以前,英国每年向中国输出的鸦片不过200箱(每箱50-60千克),1839年达到4万多箱.美国也从(土耳其)贩运鸦片到中国.1821-1840年间,中国白银外流至少在1亿元以上,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,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/10.
目前,白银价格已经跌至14.5美元/盎司。 如果不懂历史,你还以为白银价格现在是高位——其实,从2011年49.8美元/盎司的高位算起,白银已经跌去70%以上了! 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,随后引发世界经济大萧条和全球经济紧缩,黄金被视为货币而倍加珍视,而白银却被视为普通商品跌跌不休,金银的价值比一度冲上80这样的高位。 1934年罗斯福新政开始,宣布公民持有黄金非法,并将美元兑黄金贬值40%,这造成了白银价值短期内的迅速上升。 然而,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各国政府需要用黄金来换取宝贵的战争物资,白银这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,跌得稀里哗啦,银价一度跌至0.3美元/盎司,而金银比更是轻易超越100这样的高位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西方确立了美元-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,但是只允许政府和央行持有。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纸币体系通胀侵蚀,只能去购买白银,这促成了银价的逐渐回升——1950年代,银价已经回升至0.75-0.9美元/盎司,而金银比也再度回到40-50左右的水平。 1960年代后期,通胀开始加速,人们开始购买白银抵御通胀,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前夕,白银涨到2美元/盎司左右——由于黄金当时依然被固定在35美元/盎司,金银价值比从40左右一路降低到了1968年底的16-18。 随着1970年代大滞胀的到来,纸币失去了价值之锚,黄金白银的价格都在一路上涨,而白银上涨得更快。到了1980年,在亨特兄弟的白银期货投机操纵中,银价曾暴涨至50美元/盎司,而这个价格相当于现在的几百美元——与此同时,金银比也一路下跌,最低曾达到12这样的300年新低。 亨特兄弟投机过后银价崩溃,银价也一路下跌,到1991-1992年曾跌至4美元/盎司以下——此后缓慢上升,直到2005年才再度开始加速上涨,并在2008年初涨至20美元/盎司以上。2008年的金融危机曾导致银价崩溃,跌去60%的价值,但很快就再度上涨,直到2011年创下接近50美元/盎司的历史高位。
戚其章在《北洋水师》一书中提到:“1888-1894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,这些钱如果用来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,可以买11艘。”一艘定远级铁甲舰的价格为140万两白银,如果用对日赔款来购买的话,可以买164艘。倘若有了164艘这样的一等铁甲舰,那么清王朝海军无疑是当时最强大的。
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,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,对战争准备不足,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都以失败告终。随着停泊在威海卫的北洋水师被日本联合舰队歼灭,日本陆军陆续开进我国东北地区,清政府再难有回旋的余地。面对着节节败退的清军部队,日本将领更是狂妄的放出:“若此处无大雪,吾将一举攻破山海关”这样的话,在日军看来恶劣天气对他们的阻碍远比清军的抵抗强烈的多。
一边是日本上下兴举国之力,天皇大臣无不缩衣节食;另一边是颐和园内歌舞升平,百官休假,这安有不败之理。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,扯下大清中兴盛世这块遮羞布的同时,也坏了慈溪太后60岁寿辰的雅兴。
“既然打不过那就不打了,这些侵略者无非就是想要些银子,给他们便是了。”这是19世纪末期清朝统治者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认识,于是在慈溪太后的授意下李鸿章赴日和谈,清政府给李鸿章的谈判底线是只有战争能尽快结束,无论日本提什么条件都可以接受。
日本政府对战争的准备有多充分?早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军方就已经破译了清政府的电码,也就是说清政府的来往电文,作战部署日本人知道的一清二楚,也当然包括清政府发给李鸿章的那份电文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争结束白银价格的反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战争结束白银价格的反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